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走过你来时的路”第三季——体育学院2020年寒假资助走访
作者:骆浩冉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23  阅读次数: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响应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挥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实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按照《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寒假资助育人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体育学院积极组织学工干部通过喜报寄送、慰问走访等形式,扎实推进寒假资助育人工作。

1月3日,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一喆、团委书记刘芳及各年级辅导员在学院报告厅为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叶圣陶奖学金、光正奖学金”的学生书写喜报,并寄送至学生家长手中,让家长分享学生在学校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进而努力搭建好家校共育的平台,共同助力学生成长。喜报虽小,但它是对学生一学年学习表现的肯定,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同学获奖思进、带着荣誉继续前行。

1月13日,体育学院资助专干、本科生2017级辅导员余志宏,本科生2018级辅导员李铮铮、本科生2019级辅导员骆浩冉踏上了慰问走访的冬日暖心之旅,一行三人来到商洛市山阳县,带着大米、食用油、棉服、春联等慰问品为当地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了学院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山阳县地处秦岭东南侧,在商洛市中南部,是陕西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辅导员们用三天的时间连续走访了黄家村、华良沟村、桃花村等7个村落,板岩镇、南宽坪镇、中村镇、闫村镇等6个乡镇,累计行程近400公里。行程中车辆翻过了冰雪未融的大山,穿过了弯弯曲曲的山路,辅导员们走过长长的铁索桥、走过乡间小路,来到了学生的家中,和家长围坐在火炉旁,聊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聊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表现,把国家的资助政策以及学校“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资助育人理念讲给家长听。面对热情的家长,辅导员们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感动,一点一滴都让人难忘。在与南宽坪镇的钱同学的家长交谈中辅导员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满满的期待。钱同学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过年放假刚刚返回家中,妈妈因身体原因一直在家。他的爸爸说:“我们村子位置比较偏,经济十分落后,交通不便,出村的方式就是那条长长的索桥。儿子考上了师大,可以说是寄托着全村的希望。同时也感谢学校的资助政策,能够让孩子安心在校学习,每次回家我都会叮嘱他在学校要好好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积极参加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将来才会有机会走出大山,饮水思源,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虽然我不常在他身边,但也希望老师们能够对孩子严厉管教,帮助他更好地成长。”铁峪铺镇的冯同学表示,非常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来家里走访。初入师大时我也曾有过迷茫,导致大一时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正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让我重新找回了人生的目标,有了自己的学习动力。现在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活动,长见识、增本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辜负家长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闫村镇的陈同学表示,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和学院对自己的关怀,在接下来的三年半的学习中我会牢记“西部红烛”精神,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努力朝着成为一名卓越的体育教师而奋斗。

辅导员们提前预约了山阳中学体育部,走访了山阳中学高中部的体育教练孔老师,孔老师看到自己曾经培养出来的学生,欣慰地说道,“孩子们虽然在高中吃了许多苦,但能够进入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习依然是值得的。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进入了舒适区,而是应该比高中训练的时候更要努力,扎实掌握体育技能,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辅导员与山阳中学体育部的老师们进行了座谈,围绕山阳中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生的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向孔老师赠送了《师大故事》。

翻山越岭,辅导员们走过学生来时的路,亲切感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与鼓励,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奋斗的种子。通过走访,搭建起了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提升了资助育人的效果,在国家助力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在学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环境下,体育学院将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生资助水平的提高,促进受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4F0EB53670

4390F44FDE

7C76F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