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升学实现新的突破,考研出国人数再创新高,20名学生成功升学继续深造,升学率达25.97%,创历史新高,较去年上升9.3%,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1届77名非师范本科毕业生中,有12人保研、4人考研、2人支教保研、2人出国,还有3名同学在等待国家留学基金委2021年“俄乌白艺术体育类项目”的录取结果。其中郭弘秀同学被境外世界一流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录取,徐龙缘同学收到多所韩国知名学府的offer,刘泓江、侯建羽2位同学入选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谭晓莹等16名同学分别被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院校录取。
近年来,学院持续抓升学、促学风,把考研升学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来抓,为考研出国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精心谋划,打好发令枪。一是抓制度建设。学院建立健全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导师制度、教师结对帮扶学生制度等,将学生升学就业情况与招生指标相挂钩,激励全院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二是抓学科建设。2017级体育教育(创新实验班)作为首批实验班,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扎实探索,将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经验整合、创新,以教学技能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等为契机,既夯实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是抓学风建设。自2017级入学开始,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早操、晚自习制度,严抓考风考纪,在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工作中将学习成绩作为重要标准。不断通过主题班会、晚点名宣讲、微信群给学生推送、宣讲出国留学项目,国内体育学术研讨会、夏令营等项目信息,邀请上海大学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来院交流、招生宣讲,将升学深造的种子埋进每一位非师范学子的心中。
精准施策,建好补给站。体育学院立足“仁敏智勇,追求卓越”的院训,打造“六位一体”的育人合力,为学生考研升学建设好能量补给站。通过举办教授午茶会答疑解惑,培养体育学生的学科自信和科研意识;选优配齐班主任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辅导员在考研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备考技巧、心态调整等全程贴心指导,言传身教;邀请优秀同辈和院友分享生命故事,通过榜样的力量点燃学生考研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2020年上半年以来,学院多次召开考研动员会、分享会和慰问会和复试指导会,院领导班子全员全程参与,亲自组织,让考研的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学院家长般的关怀和温暖。针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1年“俄乌白艺术体育类项目”,学院专门邀请国际交流处领导老师和学院曾赴白俄罗斯访学的刘阳老师做宣讲动员,极大地增强了毕业生出国的信心和热情。
精细指导,拉好冲刺线。学院以高满意度、高层次、高质量作为升学的目标。联动各实验室,为考研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理性择校,提高报考率和参考率。2021届考研报考人数达22人,参加并完成全部科目考试人数18人,实现了学院历史上“个位数”的突破。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学院邀请新东方英语的专业课老师做专题指导,以学院21天英语学习打卡为载体,克服英语短板。学院党政领导、2017级辅导员“时不时”、“点对点”进行考研慰问、电话督促,成立考研交流群,共享调剂信息,鼓舞士气,对考研、出国的同学们进行全程跟踪,做好学生升学精细化个性化的帮扶。
升学率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学院将及时总结经验、凝练工作方法,把体院学子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升学深造的阶段性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我们也期待在未来,学院毕业生升学率能再创新高、再添佳绩。

考研交流群

辅导员为学生手写定制加油贺卡


考研指导会

郭弘秀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