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陕西省全省体育局长会议重点任务分工要求,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等8部委《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为制定出台陕西省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决策依据,日前,陕西省体育局组织力量对全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成立了以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鹏为组长,省体育局青少处、经济处和科教处相关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调研专家组由我校体育学院院长、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会长史兵教授,以及张金桥教授、杨胜来副教授、王程程博士等组成。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选择在民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社会体育俱乐部。重点调研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中成功的经验做法、存在的短板弱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寻找破解途径。
本次调研从2月底开始,到目前共持续一个月。分别组织召开了省级民非体育俱乐部(9家俱乐部参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5家俱乐部参加)和健身俱乐部(9家俱乐部参加)共三场座谈会,并到西北武术院、精英成长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零距离健身俱乐部、西安市和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部分俱乐部进行了实地考察。
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建设体育强省和筹办十四运的推动下,陕西省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类社会体育俱乐部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重难点问题,主要有:俱乐部“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国家政策落实不力,社会俱乐部难以享受到税收、土地使用、水、电及其他能耗方面的优惠,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行压力畸大;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人才,亟需的教练员等专业人员的培训资源紧缺;市场秩序混乱,存在恶意竞争,亟需通过“评星定级”等方式对市场进行规范;运动项目协会在社会俱乐部发展中缺位现象严重;亟需在相关协会下成立俱乐部专业委员会;俱乐部培养的后备人才输送及进步通道不畅通;面向俱乐部的精品赛事缺乏,能够获取运动员等级的青少年赛事资源紧缺;社会俱乐部进校园政策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等。
为了促进陕西省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亟需多部门联合发力,着力从政策落实、信用机制等多方面为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充分发挥运动项目等各类协会的作用,对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行规范和扶持。同时,要积极引导各类社会体育俱乐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规范化运行。
据悉,下一步,调研组还将赴西安、延安、渭南、汉中等地市,对地方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以史兵教授为首的团队将在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份能够指导全省社会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的调研成果,并据此起草《陕西省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施意见》。


